□昨日申城再遭霧霾襲擊,為防引信用貸款發疾病,有的行人在戶外行走時用手捂住口鼻。 /晨報記者 肖允
  □網友11月7日在飛機房屋二胎上拍攝的申城上空照片/董立(阿寶)
  □支票貼現昨天早上,申城環保部門啟動了空氣重度污染應急方案。 /王浩然
  今年入秋以來最重的一場霧霾在本市徘徊一天后,觸發了申城首個空氣重度污染應急方案。記者昨日從本市環保部門獲悉,這一應急方案是在污染持續了一定時間後嚴格依照規定發出褐藻醣膠的。是什麼讓申城啟動了這次應急方案?應急方案的發佈意味著什麼?未來的霧霾走勢又將如何?記者就這些問題進行了採訪。
  疑問1:
  為西裝何啟動應急方案?
  昨天一早7點,一則關於“啟動空氣重度污染應急方案”的消息由環保部門發出,為入秋以來最重的這場霧霾再添凶猛之意。不過,不少市民想不明白,在前晚的預報中,昨天的空氣將明顯改善,時隔一晚,霧霾為何再度回頭?
  事實上,昨天的應急方案啟動,與難以預料的天氣有關。
  本市環保部門表示,由於大氣污染受氣象條件影響非常大,前晚所預測的空氣質量轉好是建立在前晚到昨晨的東南風會將顆粒物吹散的基礎之上的。然而,現實中,東南風雖然出現,但風力小於預期,不僅沒吹散污染物,反而讓空氣污染指數上升。
  而根據相關規定,本市發佈重度污染應急方案的條件為,連續12小時AQI大於200,且當前PM2.5小時濃度大於150微克/立方米,未來污染仍將持續一段時間。因此,昨天上午,考慮到空氣污染仍未緩解,故啟動了首個重度污染應急方案。
  不過,隨著污染擴散條件轉好,昨天傍晚本市PM2.5小時濃度已連續3小時降至75微克/立方米以下,應急方案於傍晚17時終止。
  疑問2:
  應急方案意味著什麼?
  據瞭解,根據《上海市環境空氣質量重污染應急方案(暫行)》規定,當重度污染應急方案啟動時,既包括對公眾發出的儘量減少出行、減少汽車上路行駛等建議,也包括針對公眾領域及高污染企業的7項減排措施。
  其中,對於燃煤電廠,應急方案要求本市所有並網燃煤機組選用優質煤發電,確保污染治理設施高效運行;對排放VOCs的重點企業和區域,禁止各類開停車、放空等作業;易產生揚塵污染的物料碼頭、堆場和攪拌站停止作業,並做好場地灑水降塵工作等等。
  此外,在應急方案啟用期間,本市環衛部門還將加強道路保潔,盡可能減少地面起塵;全面禁止農作物秸稈的露天焚燒。
  疑問3:
  彈性工作制有無實行可能?
  至於環保部日前提出,在重污染天可實行彈性工作制一項是否會實現,記者瞭解到,在本市尚無這一強制性規定。
  事實上,實行彈性工作制有兩大前提,一是已發佈最高級別的空氣污染預警,二是該措施屬建議性措施。從現實情況來看,是否採取這一措施,為員工放“霧霾假”取決於企業本身。
  不過,若最高級別的污染預警出現,本市早有針對性的強制措施。比如,黃標車(除公交車、公路省際客運車外)將禁止上路行駛,30%的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公務用車將停用,煙花爆竹也將禁止燃放。
  疑問4:
  環保部門如何應對重污染?
  記者瞭解到,在秋冬季節里,當重污染天氣出現,本市氣象及環保部門將採取比平時更頻繁的監測力度,除了增加兩部門的會商頻次之外,還會出動環境監測車輛進行戶外監測。
  本月3日至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在上海調研期間,曾特意登上一輛每天跑在上海馬路上的空氣質量監測車,察看實時數據,瞭解上海空氣質量監測預警和大氣污染防治等情況。
  據悉,目前本市環境監測中心共有4輛專用的空氣質量監測車。這些車輛中所裝備的儀器,可對顆粒物、揮發性有機物和臭氧等常見的空氣污染物進行監測,並可及時、準確瞭解某一點位、某一區域的環境空氣質量。
  在昨天的重度污染期間,本市4輛監測車均被派往滬、蘇兩地交界處,幫助專家獲取鮮活的第一手數據。
  [落實情況 ]
  在建工地工人不知停工這回事
  □晨報見習記者 宋韜緯
  昨日上午,市環保局全面啟動重度污染應急減排措施,要求樁類施工、土石方工程、建築構件破拆、腳手架拆除、外立面塗料塗裝、道路開挖、路面整修、綠化種植、房屋拆除等揚塵面源停止作業,運輸散裝建築材料、工程渣土、建築垃圾的車輛等交通污染源不要上路行駛。
  記者中午走訪了楊浦新江灣城、浦東陸家嘴等多個在建工地,以及在建的地鐵12號線部分站台,但未發現一處停工工地。
  有路政工人在進行水泥攪拌
  中午12點左右,記者來到在建的楊浦區新江灣城住宅區進行實地探訪。淞滬路沿線,近10個正在建設的居民住宅區高樓林立,從遠處就能聽見明顯的打樁聲。一圈下來,淞滬路沿線的幾個在建工地,如國秀路699號新江灣城C5-2地塊一期,淞滬路1660號C5-7地塊,新江灣城03號地塊等眾多在建樓盤悉數如期開工。
  20分鐘後,記者來到12號線位於楊浦區境內的江浦路站、長陽路站,這兩個在建站台附近,不少路政工人正在進行水泥攪拌、路磚鋪設等工作。
  而在黃浦江另一頭,包括上海中心大廈及其周圍的配套建築,銀城路、昌邑路沿線如銅山街舊改南塊項目等的五六處建築工地也照常開工。
  工人稱沒人通知他們停工
  那麼,這些在建工地及建築工人是否知曉這次應急預案的存在呢?在一些在建工地附近,記者隨機採訪了幾位建築工人,他們均對“停工”感到漠然。
  作為市內在建的重大項目之一,上海中心大廈的主體工程預計於2014年底全面竣工。昨日下午,記者來到銀城中路501號,在建的上海中心大廈工地附近,隔著工地四周密封的圍牆,就能聽到清晰的施工聲響。透過柵欄,有不少建築工人正緊鑼密鼓地乾著他們手中的活。在密閉的上海中心大廈工地門口,一群扛著鏟子的建築工人結伴走過。在被記者問及今天是否因氣候環境原因停工時,工人紛紛予以否認。“不知道啊,也沒人告訴我們。”在草草應付了記者的提問後,這些建築工人馬上一頭扎回工地。
  根據施工銘牌,記者嘗試與上海中心大廈的文明施工專管員夏毅聯繫,卻被其告知不知道具體情況。“我不知道,我在外地出差,你找別人去瞭解一下。”
  而在楊浦五角場地區的創智天地地塊,建築工程同樣如火如荼。該地塊的文明施工專管員喬先生向記者表示,自己在網上也曾獲悉最近環境污染嚴重的消息,也曾與區環保部門開過相關會議。“有關負責人也僅讓我們在霧霾天小心施工,並未說要停工啊。”
  同時,他也承認,自己並不知道當天市環保局出台的應急方案的具體內容。“可能是我們對這方面的知識比較欠缺,因為在戶外施工時,跟前幾天比起來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
  監察支隊被派去工地巡察
  在市環保局出台相關應急方案後,各個區的落實程度又是如何呢?記者採訪了楊浦區環保局。
  據楊浦區環保局負責人介紹,市環保局出台的文件直到中午時分才通過傳真傳達到區級單位,故在落實時存在著一定的延遲。“我們是在中午11點30分左右收到文件的,之後馬上召集了各委辦局,包括建交委、各街道、交警部門、城管部門進行新一輪的部署。”
  據其介紹,相關職能部門已著手對區內揚塵較為嚴重的軍工路、海安路、楊樹浦路等區域進行整治,也已調度了環境監察支隊前往區內在建工地進行巡查。
  [記者手記]
  當霧霾天停工遭遇口罩都戴不上
  連日來的空氣重度污染,令市環保局緊急發佈《應急方案》,要求進行“綠色調度”,本市數以百計的建築工地是主要的調度對象之一。但從政策出台之後的幾個小時里來看,這個《應急方案》並未有效地落到實處。
  區環保部門給的回應是,今天的《應急方案》是在中午時刻才通過傳真下達,再按照方案上的指示進行部署,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了。 “在方案下達以前,我們根據空氣質量,也已提前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
  不去談及具體的“措施”如何,一些最基本的措施似乎未見到位。工地上建築工人的口罩,記者在探訪了數十處工地後,也未見一人佩戴。記者問起在這種環境里幹活,是否有補貼時,回答都是否定的。
  工地在空氣重度污染的日子無法停工,有諸多原因:工期臨近,項目進程緩慢,要加班加點。不能否認的是,確有一些企業在追求高效益時忽視了工人基本的權益。兩天的採訪里,市區數十處的建築工地上,建築工人被問到“是否會在環境惡劣的霧霾天停工”這一問題時,最直觀的反應是覺得不可思議。
  “不知道空氣質量的情況,沒什麼特別的感覺。”“空氣質量?不是我們關心的問題。 ”這些建築工人生活兩點一線,消息閉塞,除了通過上級指示,無法從別的渠道獲悉空氣質量情況。
  政策落不到實處,《應急方案》的內容再怎麼雷厲風行也是白費。試想,如果企業對工人的補貼可以到位,口罩等基本配套措施能安排,並出台相應的懲罰機制,或許《應急方案》才會得到有效落實。
  高空看霧霾
  □晨報記者 徐思伽
  11月7日上午7點多,微博網友“阿寶攝影”在飛機上拍攝的一張照片讓申城被霧霾籠罩的狀態表現得淋漓盡致——好像有一條明顯的分界線,把天空劃成了藍色和灰色。有網友評論:難道現在想看藍天,只能坐飛機了嗎?
  [今日天氣 ]
  今日空氣質量等級將達良
  □記者 葛志浩
  晨報訊 記者從本市環境監測中心獲悉,儘管昨日啟動了重度污染應急方案,然而從昨天上午九十點開始,本市空氣質量已開始好轉。環保部門預計,今日本市空氣質量等級可達良好。
  昨天凌晨,本市PM2.5小時濃度大都徘徊在180-200微克/立方米之間,戶外的天空一片朦朧。但此後該污染物濃度迅速滑坡,中午12點左右已跌至80微克/立方米以下,下午的天空能見度逐漸提高,灰霾的感覺大為減輕。
  據悉,由於AQI指數具有一定滯後效應,雖然昨天白天AQI指數均在200以上,但由於現實中的PM2.5濃度已大幅下降,在本市環境監測中心的網站上,空氣寶寶的表情也轉哭為笑。市環境監測中心及氣象部門聯合發佈消息稱,預計今天本市AQI指數也將降至55-90之間,此次污染過程暫告段落。
  [後續影響 ]
  兒童更易中“霾伏”,專科醫院現就診高峰
  兒童醫學中心門診量超4000人,八成患者為呼吸道疾病
  □晨報記者 陳里予
  昨天下午4點,男孩千千背著書包無精打采坐在上海市兒童醫學中心門診候診大廳,每隔5分鐘就會費力地咳一陣。
  秋冬轉換季又遭遇連日霧霾天,醫院里也籠罩在“霧霾”陰影下,患上嗓子疼痛、咳嗽多痰以及過敏性鼻炎等病癥的患者大幅增加,幾家兒童專科醫院甚至出現了與暑期相仿的看病高峰。
  換季、污染導致就診高峰
  昨天下午三四點,原本是醫院就診的淡季時段。不過兒童醫學中心內人頭攢動,一波又一波的學生涌入。這時正值放學,家長們紛紛帶著孩子來到醫院。呼吸科外排隊的隊伍加長再加長,咳嗽聲此起彼伏,和哭聲、吵鬧聲融成一片。
  “白天咳嗽不止,晚上更是咳得沒法好好睡覺。”這幾天大霧,千千每天全副武裝出門,又是帽子,又是口罩,但似乎沒起到什麼作用。看著咳嗽不斷的千千,媽媽心疼不已,“孩子上學比較遠,一早霧很大沒散去,六七點就要坐他爸爸的助動車去上學了”。
  雖然沒得肺炎,但是肺片顯示,千千因咳嗽引起肺紋增多。看完呼吸科,這位男孩又掛了五官科,過敏性鼻炎這幾天也反覆發作,早上起來噴嚏連連。步入五官科,母子倆發現小病人更多。
  上海市兒童醫學中心內,這幾天的門診量都躥升到了4000多人,重新回到暑期就診高峰。門診80%以上的患者為呼吸道疾病,進行霧化治療的病人也相應增加。“我開始還覺得奇怪,怎麼都是咳嗽、哮喘的小病人,問診後才發現小朋友這幾天可能遭受了空氣污染、季節轉換雙重打擊。”兒童醫學中心的呼吸科專家岳孟源告訴記者,10月以來,在申城諸多兒科門診內,呼吸道疾病及哮喘病人就開始明顯增加,一方面和氣候轉變有關,孩子適應不了溫度差的變化;另一方面,空氣中的微塵,花粉等增加,對過敏體質的孩子造成直接的威脅。11月開始空氣質量持續下降,使呼吸道病人增長迅速。
  最近感冒九成病毒引起
  除了感冒咳嗽,發燒小病人也大增。這幾天,上海兒童醫院、兒童醫學中心內,僅因發燒來看病的孩子就達上千人次。
  雖然每天排隊掛號頗為辛苦,但是很多年輕父母們依然堅持請假帶著孩子來看病,“每天來看一下,放心點。”一位1歲孩子的媽媽昨天凌晨剛帶孩子來看病,下午又出現在門診,“孩子生下來後第一次高燒,一聽到孩子咳嗽,心裡就很焦慮。“最近孩子們的感冒咳嗽九成是由病毒引起的,需要5-7天才能慢慢恢復,並不能靠一瓶補液,一粒退燒藥或者一次噴霧就能解決問題。”上海兒童醫院兒科主任醫師湯定華表示。”目前本市的三家兒童專科醫院,以及三甲綜合性醫院兒科,對於兒童補液治療都已經實行一天一檢查,再補液的做法。對此,有不少家長不理解,小孩發燒去看兒科,補液需要每天再掛號到醫生處開藥,由此增加了看病等候時間,醫院這種做法到底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多家醫院解釋,小孩和成人不同,病情變化會比較快,一天一補液可以根據孩子病情及時調整藥量。如果經過補液以後小孩子癥狀明顯改善了,第二天醫生就會考慮改為口服。據悉,實行一天一補液之後,發現了很多病情有變化的,避免了用藥過度。
  [醫生建議]
  大霧天別奔跑,生病後應休息好
  據介紹,在空氣質量差的時候,小孩往往比大人受到的傷害更大。這是因為成人基本是用鼻子呼吸,鼻腔可以抵擋住一些顆粒較大的物質。但兒童更習慣於用嘴呼吸,而且兒童活動量可能比較大,呼吸更頻繁,這樣就無形中增加了傷害。另一方面,肺每天會產生很多分泌物,顆粒物會黏附在分泌物上,最後通過痰的方式咳出來,但兒童很多內臟器官還沒發育好,咳嗽反射也沒有發育好,所以受到的傷害更大。
  因此,醫生建議家長髮現空氣質量比較差的時候,在室外一定要給孩子戴上口罩。另外,過敏性體質的兒童霧霾天應盡減少外出。如果學齡兒童早上需要上學的,應戴好口罩。這樣的天氣更不宜讓孩子在室外進行體育運動和休閑活動。另外,大霧天特別註意不要奔跑,專家們發現,迎風奔跑時,風中污染物濃度特別高。另一方面,孩子應儘量減少外出活動的機會,學校體育課最好改在室內,這樣能減少吸入顆粒物的機會。
  生病後,多喝水多休息是最好的靈丹妙藥。不過,不少學生卻堅持帶病上課。醫生坦言,帶病上學反而會使病程拖長,家長應該讓孩子留在家裡休息,多睡覺多喝水。
  (原標題:申城啟動首個重污染應急方案 但工地仍 頻傳打樁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c20gcp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